《恐懼斗室》,《偷心》。一部是B級血腥恐怖片,一部是探討男女關係的文藝片,他們怎麼可以放在同一個標準上呢?他們怎麼可以等量齊觀呢?答案是「七十二小時編劇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編劇可以編寫各式各樣的劇情,但是要在壓低成本,以提高拍攝可行性的兩大前提下,把所有不必要的場景通通濃縮,用劇中人的對白來交代過去即可。賓果!《偷心》示範了以這樣的理論,也能拍出精采絕倫的文藝電影,而且每幕都直指人心。
劇本一個高明的地方,也就是這四個男女的立體化。每個角色所作所為的心理動機,都跟他們的職業緊密地相扣。艾莉絲是脫衣舞孃,平日她跟男生在對話時,語氣完全的挑逗,但是當她在舞廳工作時,語氣又完全制式的職業化。丹是寫訃聞的記者,專門美化死者的生平事跡,所以他才會對女人攻心為上、專門偷心。安娜是攝影師,擅長拍攝與觀察人物,鏡頭底下是什麼,她就拍什麼;所以她能識破也容易被識破,劇情因而好幾個轉折。賴瑞是醫生,注重器官功能的正常運作,讓他成為一個講究感官刺激、官能至上的人,甚至最後找出感情失敗的因素,對症下藥。
這部片充滿時下男女交往的各種元素,網絡性交、出軌、精神外遇、劈腿........但是有趣的是,每次觀眾遇見他們的時候,每一幕跟下一幕之間呢,已經有好些時間的差距,有時候是數個月、有時後是一年。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演出來,線索都在彼此之間的對話中。編劇這樣的安排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不必把中間的過程拍出來,節省成本;第二由於「隱匿不說」,讓觀眾也陷入劇中人的情境,也想質問對方「你到底有沒有(出軌)」「你有沒有跟他/她怎樣」。是的,電影在男女雙方猜忌時的質疑,說與不說,還有揣測對方為何說與不說,有沒有說實話,讓《偷心》從頭到尾都瀰漫在這股情愛猜忌的氣氛之中,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張力。
因為這樣的編劇手法,讓觀眾陷入了劇中人的情境,也就能設身處地瞭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在愛情的猜忌中,沒有人是對、也沒有人是錯,大家都以愛為借口,做些自認為對愛情有益的事情。就電影拍攝的觀點來看,沒有拍出來的部分不僅省下製作費,還不斷拉高了劇情的張力(觀眾會跟劇中人一樣陷入猜忌的循環)。《偷情》明明是一部有關外遇的電影,從頭到尾卻沒有床戲,不必靠大明星脫光衣服,一樣高潮迭起又扣人心弦。
雖然《偷心》是根據舞台劇改編的,所以編劇在動筆的時候,關心如何在舞台上表現的可能性居多。但是電影版本的《偷心》,又再次給觀眾以及所有電影工作者上了很寶貴的一課:人的想像力,永遠是最偉大的素材。就像愛情當中,沒有清楚交代的部分,才會最讓人斤斤計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