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舌尖上的中國》音樂賞析 阿鯤解讀創作思路 [打印本頁]

作者: lilichen3729    時間: 2013-2-2 08:16     標題: 《舌尖上的中國》音樂賞析 阿鯤解讀創作思路

一個月前,在中國的晚間的電視螢屏上,一部以中國美食為記錄對象的人文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經由央視最新開闢的晚間黃金檔播出後,迅速引爆網路熱議,被網友們稱為“食物版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為接地氣貼民生的選材、對食物背後人倫常理的溫馨講述、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樸素揭示、通過食物展現的人間況味,不但撩動了觀眾的味蕾、共鳴著觀眾的鄉土情緣,也讓很多人對片中的主題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收藏片中的音樂獨立欣賞。

《舌尖上的中國》的原創音樂有19首,由近年來逐漸為大家熟知的青年音樂人阿鯤擔綱創作。因為紀錄片的篇幅有限,主題音樂在電視中的呈現是片段式的,而當主題音樂第一次在網路完整發佈後,大量網友表示了對樂曲的肯定和喜愛。近日,本文作者面對面採訪到了時光網的老朋友阿鯤,他在為我們講述《舌尖》音樂如何構思和創作的同時,也帶來了與主創們的幕後故事。

阿鯤第一次與《舌尖上的中國》劇組接觸,是去年末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導演帶來第一集DVD來到阿鯤的音樂工作室。隨後的一個小時內,這一有著精美畫面和親切氣息的美食片讓阿鯤“餓到不行”,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非常肯定自己要為這部紀錄片創作音樂,因為畫面和解說如此神速的“催餓”魔力,讓他覺得非常有創作衝動:如果能通過音樂外化和強化這種魔力,用聽覺挑動味覺,用聲音表現美食故事,將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舌尖”音樂的創作故事也就由此開始。

主題音樂《勞作的春夏秋》

這是主題音樂的完整版,名叫《勞作的春夏秋》,它是全片其他音樂的衍生母體,也是阿鯤創作出的第一首音樂。相信和所有《舌尖》迷一樣,筆者對這首重要音樂的誕生過程尤為好奇。阿鯤表示,其實他創作過兩個版本,一個版本為扣住片名的“中國”二字,在視角上更注重宏大、概念化和跨越性,而另一個版本就是現在這首,則偏重親切自然、注重描摹、貼近生活、靈動跳躍。

“勞作的春夏秋”主要試圖用三個段落再現勞動耕作中的三個重要季節。音樂的第一段落用快速級進的弦樂與高低跳躍的木管樂器,營造出萬物亟待復蘇的勃勃生機。在弦樂和電子音色的襯托下,之前零星跳躍的樂音片段演變成為連貫流暢的樂句旋律,就像回暖的大地逐漸釋放出的生命之能一樣,托住萬物的生髮和生長。

74秒起,雙簧管甜美的音色如同一股清涼之風將時間帶到了夏季,低音部持續躍動的弦樂繼續進行著欣欣向榮的接力,仿佛也為田間的辛苦勞作送去撫慰。巴松用兩個上下樂句再現出勞動者的笑容和對收穫的淳樸期盼。

100秒後,收穫的季節到了,音樂的形象變得熱鬧、奔放和喜悅。4個樂句的主旋律“全景式”地在兩個調性上演繹,隨後的音樂就像“平行剪輯”的鏡頭一樣,木管樂器悉數登場演繹短小的樂句,每種樂器的閃現猶如不斷疊加的各種收穫場景,打擊樂器以鈴鼓和低音鼓組合出不同的節奏變化,忙碌而充實的秋天勞作逐漸升溫,最後在高潮中逐漸進入尾聲,作為對“大自然的饋贈”最樸素的感恩。

阿鯤說,導演在聽到這首音樂後,心情各種興奮,認為音樂能帶來很大的想像激發力。隨即一個電話將各分集編導近十人召集到工作室,決定要根據音樂再來剪輯畫面,而放棄了之前讓“音樂跟畫面”的做法,而事實證明“畫面跟音樂”確實帶來了“1+1大於2”的效果。當天,眾編導們各抒己見,在這首主題音樂帶來的感受上,梳理每一集的音樂風格需求,查漏補缺,匯總方案。經過阿鯤的繼續創作和與主創的磨合,衍生出了以下幾首音樂。

《水與火的藝術》

這一首音樂的起勢是快速的節奏和點狀的跳奏,鋼琴弦樂和長笛先後快速交替、你來我往,一開始就帶給人一種強烈的期待感。用主創們的話說,這首曲子非常符合紀錄片中的場景再現手法需要。音樂的調性、不和諧音程和半音疾走都始終在模擬一種跳躍、不穩定、待發生的狀態,但卻促而不急、快而不亂,在告訴大家有故事即將發生的同時,也給食物烹飪場景的鏡頭留出了很好的剪輯口和組合選擇。

比如,在第27秒處,弦樂在一直處於火盛水騰般的音簇中第一次變奏出“舌尖”主題,隨後又在圓號上呼應,短暫停留後,弦樂和鋼琴在第37秒馬上變調,營造出快速變化的段落感,弦樂和雙簧管先後演奏了主題的第二變奏,音樂形象又快速轉換到第71秒的鋼琴轉調。

阿鯤覺得,拍攝食物烹飪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惹人“垂涎”的過程,鏡頭裏食物的顏色和形狀也是鮮豔耀眼變化萬千,主創們在食物故事的講述上也有意採用平行交叉式的手法。所以,他根據這些特點捨棄了“線”“面”式的音樂鋪陳思路,而採用這種層層遞進、段落躍進式的設計,從而能讓鏡頭有充分的組接選擇可能,能夠更好地服務《舌尖》的內容和結構。

阿鯤對於這首音樂也有自己更多的思考,音樂的題目叫“水與火的藝術”,這其實是對烹飪這一過程的高度概括:雖然美食的種類、做法、使用器具會因為國家、種族或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千差萬別,但是烹飪熱食需要的水與火,卻是最必不可少的兩個基本元素,雖然再稀鬆平常不過,但細想下來確是千百年來未曾改變的。

而這兩種自然能源正是在能工巧手下,使生食產生了神奇的物理和化學反應,才演化出如此紛繁繽紛的人間美食,從而鏈接起我們的青春、情感和記憶,演繹出最樸素和動人的成長故事,慰藉和豐富著我們的人生味蕾。“藝術”真的不一定都是概括和抽象,而往往來自一顆善於發現生活感知生活的心,“水與火的藝術”也許正是滋養生活、生髮情感的起點。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這首音樂比較輕快怡人,甚至帶著童真的調皮與可愛,也是網友們比較喜歡的一首音樂。這首音樂的名字來自於紀錄片第四集《時間的味道》的解說詞“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舌尖》主創在前期的溝通中,就希望為國人打造一場“溫情之宴”,在講述美食與美食故事的同時,去嘗試勾勒一種樸素真實的生活情懷,這種情懷不是“高富帥”的,而是“接地氣”的。所以,以怎樣的情感類型作為切入點成為了這一首音樂創作的關鍵。

而這首音樂的創作靈感正是來自於第二集《主食的味道》裏小寧寧和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段落。故事裏說“五歲的寧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寧寧長大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的味道,則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裏。”

所以,家的味道——正是這一首“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的情感關鍵字。家,是生活的起點,是社會組織的最小細胞,是親情鄉情的原生地;家,與童年,與孩子眼裏的“饞嘴”食物、與所有的美好記憶都有著割不斷的緊密聯繫;家的味道,是每個人記憶中的“媽媽菜”,是寧寧和曾祖外婆一起的糯米年糕,是味覺喚起的童年記憶,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的小幸福。

這段音樂沒有像前兩首比較有設計性地去描摹某個季節、某種場面或者某種實體對象,而是將視角對準了“味”與“情”的關係。音樂將電子音色和樂隊音色做了結合,再通過輕鬆愉悅的打擊樂、提琴組的跳弓演奏、木管樂器的小清新旋律,將美食滋味和人情滋味做了嘗試性的對接。

這首音樂完成得非常迅速和順利,阿鯤說,沒有華麗嘹亮的樂句,沒有複雜多樣的配器,但是,這就是家的味道,童真的味道,親情的味道:鮮活、親切、輕鬆又有可愛與頑皮,是我自己的小幸福。

《廚房的交響曲》

這一首音樂是專門為表現烹飪做菜的過程創作的,是對應畫面功能性最突出的一首音樂,表現的是一道家常菜從生到熟,從食材預備到下鍋翻炒最後出鍋上桌的全過程。阿鯤說,他出生生活在四川,家鄉美食太多,但自己很少有時間進廚房。不過,相信和很多人一樣,小時候放學回家做功課,長輩在廚房裏做飯時鍋盆碗盞發出的聲響和油鍋滋滋的聲音是陪伴自己長大的,這成為了阿鯤創作這首音樂的原始聲音素材,前半部分將“音響音樂化”是這首音樂的一個解讀點。

前21秒在短小的旋律片段背景裏,放進了模仿天然氣灶點火的聲音,大管用富有彈性的跳躍旋律表現主人愉悅的小得意心情,28秒後木管樂器吹起了“舌尖”主題,背景裏一直隱隱約約地出現鍋碗瓢盆的觸碰聲,41秒至少69秒主要表現對食材的整理,可以留給鏡頭表現的空間,而從69秒到76秒一段,則完全用模仿烹飪器具特別的是金屬類器皿的聲音,但有非常強的律動感,廚房裏的聲音被打擊樂化,提煉出一種別樣的生活樂趣。

隨後的44秒間,打擊樂持續加強,而旋律部分則持續升溫走高,將食材在鍋中翻炒的過程進行了再現。到了134秒時,弦樂的旋律在節奏鼓點的行進中拉伸再現,給紀錄片的升格或者特寫鏡頭預留了對應時間,對應著菜肴已經出鍋上桌,可以請客人大快朵頤了,最後的部分逐漸減弱,小三和絃到大三和絃的轉變,突出一種溫馨滿足的心情。

用阿鯤的話講,這首音樂可以算是“水與火的藝術”的升級版。二者的區別在於,“水與火的藝術”描摹對像是兩個事物及相互的關係,而 “廚房的交響曲”則是講述和對應的是一個具體的勞動過程,在情緒和畫面的指向性上都更加具體,所以,加入了“廚房的聲音”,並將這些聲音通過電子手段作為樂音,融入到節奏點和背景聲音裏進行點綴和演繹,使得這首音樂對畫面的服務性實現最大化。

《耕種速寫》

這首音樂非常短小,但卻是用“特寫”的角度來表現播種耕地的鏡頭,音樂的鏡頭不是對準某個人的臉,而只讓耕種人的手在畫面中出現。提醒大家戴上耳機,是為了方便聽到低音區的重低音,這是一種模仿生命力脈動的電子音色,作為耕種勞作場面的一個引子引出,而刷刷的聲音和結尾時的木頭聲則是力圖再現撒種的場面。

《水的秘密,城市的聲音》

這一首音樂大家可以聽聽用電子合成器合成的水滴聲音,這種聲音不同於生活中的水滴聲,而是通過技術手段被賦予了音高,像是有生命力水在悄無聲息地孕育和滋養一切靈性之物一樣;後部分用電吉他的聲音模擬一種午後的慵懶,再現城市中的另一種生活體悟。

《大自然的法則》

大自然的法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是不容違背的一種包容和進發的力量。這首音樂沒有明顯的旋律,主用用電子音色來營造一種貌似神秘而又顯見的客觀規律,仿佛能夠感知而又不太容易獲得,是比較偏NEW AGE的做法

《平和的心》

這一段配樂主要是為第七集《我們的田野裏》貴州糯稻一段譜寫的,樂曲一開始用了單簧管走了一段非常民族化的音型和旋律,並配合著大環境的音色,來表現山區的寧靜、純美和從江縣人的樸實善良。鋼琴演奏的帶有五聲音階性質的旋律,力圖勾勒出食物是作為他們與外界溝通的重要管道的資訊。

以上這四首音樂是不帶有“舌尖”主題的配樂,都多少運用了電子音色在內,在一些場景裏作為背景音樂鋪墊,這種非主題的音樂片段反而不會搶戲,能更好的把欣賞和回味空間留給畫面和解說。

另外,還有《時間的記憶》《東方智慧》《原野之風》《土地圖騰》《味與情》《微觀的世界》等曲目也是這張原聲裏的,他們也都有各自的特色與作用在《舌尖》裏發揮,不妨可以留到大家都聽過以後,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在採訪的最後,阿鯤談到對紀錄片和紀錄片音樂的看法。

紀錄片源於生活,和電影電視劇作品不同,紀錄片的拍攝目的在於,通過對特定對象或主題的拍攝,在還原生活真實的同時,表達出主創對生活的價值判斷和情感投射,並根據這些來實現與觀眾的情感交流。而音樂的選擇與運用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

美國著名的紀錄片經紀人托馬斯·斯金納認為,聲音與畫面的關係應該是“1+1=3”的關係,聲音與畫面在一起能夠創造出第三種意境,從而引發觀眾產生心理的聯想和感情的共鳴。

所以,音樂在紀錄片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視的。不同類型和氣質的音樂具有不同的造型和再現能力,在視聽結合的瞬間,畫面為音樂提供形象和場景,音樂為畫面烘托意境和想像,表現出特定場合和環境氣氛中的韻律與節奏,甚至能在畫面之外給觀眾帶來“感官的重現與回味”,從而帶給觀眾不同的審美體驗,如激發想像、調動情感、產生共鳴、引發思考等。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只有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希望《舌尖上的中國》的配樂能為大家帶來脫離於畫面之外的另一種體驗和資訊補充,希望大家喜歡。




歡迎光臨 100度沸點♪動感地帶 (http://chihhao.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