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影評:《慕尼黑》

看《慕尼黑》這樣的片子,注定是輕鬆不了的。有看過《慕尼黑》的朋友覺得,電影給人的震撼不如《辛德勒名單》,我想原因主要是,電影所表現的內容,現實生活中還在繼續,而且,看上去比電影「上演」得還要慘烈,還要讓人感到困惑與絕望。

        那麼,是不是要等到巴以爭端徹底平息之後,人們有了審視的距離,再來拍這樣的影片呢?顯然,這樣的假設是荒謬的,甚至是反動的。人類的苦難不是為了最終能夠拍出一部傑出的電影,恰恰相反,拍一部電影就像舉行一次禱告,以求減輕一點人類的苦難。所以,斯皮爾伯格選擇這一題材,首先就值得我們尊敬,儘管《慕尼黑》作為一部電影,的確不如《辛德勒名單》那麼好。
  《慕尼黑》的主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復仇的困惑。從古至今,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東方文化,復仇都是一個傳統的主題。而且是天經地義的。熟悉中國武俠小說的人就知道,復仇是受傳統道德倫理認同的,有仇不報非君子,以牙還牙,殺人償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血債要用血來償,諸如此類的成語、諺語,不僅記錄在我們的詞典中,也傳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裡。不論在文藝作品還是現實生活中,復仇者曾經都是與英雄劃上等號的。至於對「復仇」這一主題出現困惑,以及對某種不擇手段的「正義」表現出懷疑,並將傳統的英雄形象放置到一個哈姆雷特似的境地,是近些年才有的一種新的「現代觀念」。如果說,我們在對待希特勒的態度上曾經是毫無爭議的一邊倒,那麼,從有巴以衝突開始,特別是「9·11」之後,我們在對待正義與非正義的態度上,就不再是那麼簡單,那麼「統一」了。《慕尼黑》想要表達的,或者說,想要引起人們思索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困惑。
  困惑懸而不決,必然就是困境。歷時數十年的巴以衝突,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困境。而誰都知道,期望一部電影能夠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是根本不現實的。但是,作出努力卻是必要的。當殺手以及不是殺手的人在殺人以及觀看殺人的時候,心中產生困惑與痛苦,而不是快意恩仇,影片就已經完成了它的現實任務。讓人欣慰的是,就在《慕尼黑》公映並進入奧斯卡的提名名單之際,一部主要由巴勒斯坦藝術家拍攝的電影《天堂此時》也出現在了提名名單中。這部電影講的是兩個巴勒斯坦青年充當「人彈」的故事,也是表達對「復仇」的困惑。這一「巧合」的現象似乎有理由讓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相對樂觀的結論:困惑的人越多,抵達解決困境的目標就越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