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學改編電影來看,《周漁的火車》屬於「鬆散」的改編。北村的原著「周漁的喊叫」本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電影改成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鞏俐飾演在花瓶上作畫的描窯技工周漁,先是愛上一個靦腆的詩人(梁家輝),不顧勞頓,周周搭火車去看他,瘋狂做愛,更為他的詩集出版煞費苦心;但也在火車上遇見玩世不恭的獸醫(趙紅雷),他實際世故又死纏爛打,和詩人截然不同。
詩人用「仙湖」、「青瓷」來比擬周漁,但一如影片題名,火車更像是她拉長的身影,連接著兩個遙遠的地方,也連接著周漁對愛情的夢想。即使詩人走了,周漁仍然繼續趕火車,沉溺在火車行進的節奏與到站的期待裡。獸醫只能陪她到車站,上了車就只有毀了她的夢。
從通俗但傾向寫實的「心香」、「漂亮媽媽」到浪漫詩意、甚至不時湧現超現實筆觸的《周漁的火車》,導演孫周的變化可謂劇烈。但本片為鞏俐量身打造的企圖更加明顯,否則也不需大費周章地變更原著主人翁了。而鞏俐也確實展現了迥異以往在張藝謀、陳凱歌電影老是與舊中國劃上等號的形象,改以卷髮、花裙和纖細的身形,詮釋了為愛固執的周漁,以及一個像是帶領觀眾尋訪周漁愛情腳步的神秘女子。
火車的意象,在本片運用精彩。譬如靈巧地透過不同風景的剪接,就交代了周漁與詩人分別搭上前往對方城鎮的火車而彼此錯過。更醒目的則是兩人在大床上翻雲覆雨時,與窗外火車迭映在一塊的景象。火車來來去去,也讓時光有前進、倒流的各種可能,本片在這裡突然出現了類似《花樣年華》張曼玉穿著不同款式旗袍去買面而帶出時間感的富麗情調。不曉得是否我眼花了,電影最後的演職員表,我確實看到了剪接張叔平、配樂默林茂這兩個屬於《花樣年華》的名字!
導演孫周在一篇訪談裡提過這部電影是一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奔忙,然後兩個,最後,為了她自己。這樣的主題與手法,在大陸影壇似乎還不多見。可惜這部影片的尾巴顯得有些狗尾續貂,如果再多一些《巴黎野玫瑰》的炙熱或《花樣年華》的曖昧,周漁會是個更獨特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