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晚飯後去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因此,很多人一放下碗筷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家。殊不知,如果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量安排不當,不但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飯後至少半小時再運動
如今,各個社區的活動很豐富,包括舞蹈、太極拳、舞劍、跑步等各種形式,有些人還會去社區的健身器材上鍛煉……這些運動雖然動靜不一,但都不適合飯後馬上進行。
研究表明,進食後的消化過程中,全身25%的迴圈血量都彙集到消化器官。而運動時,迴圈血量主要彙集於運動器官,消化器官中僅有3%。若在此時運動,即使強度不大,如打太極、舞劍,也會使運動系統從消化系統“搶走”許多血液,造成消化道缺血,長此以往就會引起消化不良。而如果是強度較大的運動,如跳舞、跑步或器械運動,還會引起腹痛或一些胃腸道疾病,闌尾炎等急性疾病也可能在飯後運動時發作。所以,吃完晚飯最好休息一段時間再去運動。一般情況下,晚飯半小時後,可以參加一些強度較低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舞劍等。如果是參加一些中、大強度的運動,最好在晚飯後1—2小時再進行。
制訂自己的運動處方
晚飯後如何安排運動才是科學的呢?這要根據不同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而定,鍛煉內容包括科學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運動頻率這三方面,而評判的標準又可以通過“最大心率”來測定,計算方法是220-年齡。
無論採取哪種運動形式,45歲以下、有運動習慣的人,運動時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80%即可;年齡在45歲以上,運動強度就要相對小一些,一般把運動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0%就可以了。晚飯後的運動時間不要太長,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建議在30分鐘到1小時之間,最好能在睡覺前2小時結束,以免因為運動過累過晚,影響休息。
喘氣急馬上停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身體狀況較差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監測自己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變化、身體反應以及疲勞感等,一旦發現有不適感,如喘氣急促、太累、頭暈、胸悶等,要及時調整運動強度;如果出現疾病症狀,要馬上中止運動,及時就醫。
另外,運動前準備活動要充分,以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後要進行適當的放鬆和整理活動,而合適的運動裝備也必不可少,運動時間長的還要在運動過程中適當補充水或飲料。高血壓患者應當避免做靜力性練習和憋氣,糖尿病患者應時刻注意血糖水準的變化。 |